一波又一波的是食品安全事件,无疑让消费者们心惊胆战,也让食品企业的社会形象跌入谷底,如何挽救自己的社会形象,重拾消费者信心,是关乎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。
做慈善,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,但是,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消费者负责,对社会负责,一旦社会形象受损,仅仅慈善显然不能帮助企业挽救社会形象。 雨润:产品全部召回,未售给消费者 本报报道的雨润产品检出瘦肉精一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,(5月5日《雨润:一边收彩虹一边渡乌云》),近日,雨润集团对外发表声明,称已经将该批次产品全部召回,并在当地质检部门的监督下全部销毁。 雨润企业声明表示,阜阳雨润肉类加工有限企业生产(生产日期为3月16日)的一批午餐肉发现含有“克伦特罗”(瘦肉精),该批次产品共计为115件,目前已全部召回,同时,声明中表示含有瘦肉精的产品未出售给消费者。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,因这些产品还停留在批发渠道且数量较少,所以得以全部召回。李先生称,而午餐肉属于高温产品,其原料是用一种叫做“8∶2碎肉”制成,且该种原料只能用于午餐肉的生产。所以这批有问题的原料只用于了午餐肉生产,该企业其他产品并未使用。目前,这批剩余问题原料已经全部销毁。 李先生称,本次事件发生后,阜阳雨润肉类加工有限企业已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。雨润表示将举行“工厂开放日”,欢迎媒体和消费者参观引导。 尽管表示产品未售给消费者,不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,但是,猪肉精事件无疑让老百姓对雨润的质量管理心存疑问,对雨润的产品失去了信心。如何挽救雨润正在毁坏的社会形象,无疑是雨润的最发愁的事。 (责任编辑:Doctor001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