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标题】 玉竹《永利402com官方网站全书》 【名称】 玉竹 【拼音】 Yuzhu 【英文】 Fragrant Solomonseal Rhizome 【日文】 ギョクチク 【拉丁文】 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 【异名】 女萎《神农本草经》,葳蕤、王马、节地、虫蝉、乌萎《吴普本草》,葳蕤、马熏《名医别录》,葳参、玉术《滇南本草》,萎香《本草纲目》,山玉竹《铁岭县志》,十样错、竹七根、竹节黄、黄脚鸡、百解药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,山姜、黄蔓菁《山东永利402com官方网站》, 尾参《湖南永利402com官方网站志》,连竹、西竹《广东永利402com官方网站》。萎蕤,葳蕤,铃档菜,竹根七,玉竹参,鸟儿眼(甘肃)。 【性味归经】 甘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 【功效】 养阴润燥,生津止渴。 【药用】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(Mill.) Druce的干燥根茎。 【应用】 用于燥咳,劳嗽。玉竹入肺胃二经,甘寒质润,功善滋阴润燥,养胃生津。肺胃燥热,阴液不足,干咳少痰,口燥咽干,常配沙参、麦冬、桑叶等,共奏滋明清热、润燥止咳之功,如《温病条辨》沙参麦冬汤;本品性平而不过寒,故治凉燥伤肺,可选配杏仁、紫苏 叶、前胡、桔梗之类,以疏散燥邪、润肺止咳。治阴虚劳嗽,玉竹滋阴润肺,常配生地、知母、贝母等滋阴清热、润肺止咳;兼低热不 退者,还可加地骨皮、青蒿、白薇等清退虚热。用于热病咽干口渴,内热消渴。玉竹益胃生津、润燥止渴,治热病后期胃阴未复,或脏腑失调、内火伤及胃阴,饥不欲食,口舌干燥 等,多与沙参、麦冬、生地、冰糖等同施,如《温病条辨》玉竹麦门冬汤、益胃汤。治内热消渴,可配天花粉、山药、生地黄、生葛根 等,以滋阴清热、生津止渴。用于阴虚外感。玉竹补而不腻,无敛邪之弊,对素体阴虚,复有外感之身热,微恶风寒,干咳痰少,心烦口干等,多配薄荷、豆鼓、 桔梗等,滋阴透表,如《通俗伤寒论》加减葳藐汤。此外,阴虚内风旋动之头昏眩晕,阴血亏虚不能柔儒筋脉而挛缩疼痛,用玉竹有滋阴息风、养液柔筋之功。 【注意】 痰湿气滞者禁服,脾虚便溏者慎服。 1.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畏卤咸。” 2.《本草崇原》:“阴病内寒,此为大忌。” 3.《药性纂要》:“脾气寒滑,胃有痰湿者不宜用。” 4.《会约医镜·本草》:“大便溏泻,更为忌之。” 【贮藏】 置通风干燥处,防潮,防蛀。炮制品应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。 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煎汤,6~12g;熬膏、浸酒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或熬膏涂。阴虚有热宜生用。热不甚者宜制用。 【形态】 多年生草本,高40~65cm。根茎横走,肉质,呈稍扁的圆柱形,直径5~14mm,鲜时质软,有粘液,外皮淡黄白色。茎具纵棱。叶互生,椭圆形或狭椭圆形,长6~12cm,宽2.5~6cm,先端钝尖。花序腋生,有l~3花,栽培者可多达8朵;总花梗长l~1.5cm;花被筒状, 长15~20mm,裂片6,白色或顶端黄绿色;雄蕊6,花丝近光滑至有乳头状突起。浆果熟时蓝黑色。花期4~5月,果期8~10月。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湖南、湖北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内蒙古 等地。生于山野阴坡;或栽培。 【产地】 主产于湖南、河南、江苏、浙江;安徽、江西及东北等地亦产。以湖南、河南产量大,销全国并出口。 【栽培】 喜凉爽潮湿环境;宜于土层厚、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,过砂、过粘土壤不宜栽培,忌连作。用根茎繁殖,在l0月中、下旬(霜降后)或早春3月时边收边种。折取长约7cm侧条作种,按行株距33cm×14cm,沟深5~7cm,排入种茎,芽头需朝向同一方向,每亩用种量约 200kg。整地时施足基肥,出苗期末追肥,旺盛生长始期追施一次人粪尿。注意松土除草,久雨或干旱须及时排灌,冬季须培土或覆盖河 泥。夏季易发生褐斑病,初期喷1∶1∶100波尔多液;锈病,可用50%二硝散300倍液防治。 【品种考证】 本品始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原名女萎,列为上品。《本草经集注》谓:“根似黄精而小异。”《本草图经》曰:“生泰山山谷丘陵。今滁州、岳州及汉中皆有之。叶狭而长,表白里青,亦类黄精,茎干强直似竹,箭干有节,根黄多须..三月开青花,结圆 实。”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其根横生似黄精差小,黄白色,性柔多须,最难燥。其叶如竹,两两相值。”综上所述,与今用玉竹原植物 基本相符。 【商品规格】 过去技产地分:东玉竹,系江苏南通产品,嫩黄白色。根茎粗,较好;南玉竹系安徽产品,色黄带油质;关玉竹系东北产品,根茎短肥。按根茎粗细、颜色黄白分一、二、三等,或分提玉王、提玉竹、楝玉竹等。现多为统货。 【显微特征】 根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排列整齐,外壁较厚,角质化。皮层与中柱界限不明显。薄壁组织中散列多数类圆形粘液细胞,直径60~190μlm,内含草酸钙针晶束。维管束多为有限外韧型,稀为周木型,散列。本品不合淀粉粒。 【化学成分】 根茎含粘液质(系多聚糖,水解成D-果糖81.7%、葡萄糖及阿拉伯糖),微量皂甙,白屈菜酸(chelidonic acid),环氮丁烷-2-羧酸(azetidin-2-carboxylic acid),山柰素阿拉伯糖甙及天冬酰胺、鞣质、甾体皂甙。根茎还含有玉竹粘多糖(odoratam),4种玉竹果聚糖(polygonatum -fructan O-A,B,C,D)。 【理化鉴别】 1.取粗粉约lg,加水10m1,水浴温热约半小时,滤过。取滤液行下列试验:①取滤液2m1置试管中,加α-萘酚l~2滴,摇匀,沿管壁加硫酸lml,两液面交界处显红色。(糖类反应)②取滤液2m1,加混合的Fehling试液3m1,水浴加热片刻,有砖红色沉淀产生。(糖类反应) 2.纸色谱 取本品粉末3g,加甲醇50ml,回流4小时,弃去甲醇,药渣加水适量煎2小时,滤过,得滤液约20m1,加乙醇使成含醇量为65%的溶液,得白色絮状沉淀,冷藏过夜,滤过。沉淀加1mol/L硫酸lml,置沸水浴中加热2小时,成透明溶液,加水少量,用碳酸钡调 至pH值6~7,滤过。滤液中加氢型强酸型阳离子树脂1小勺,放置过夜,滤去树脂,滤液浓缩作供试液。另以半乳糖醛酸、甘露糖、葡 萄糖为对照品。分别点样于同一Whatman NO:1滤纸上,用苯酚-水-浓氨水(40g∶10m1∶5滴)下行展开,以邻苯二甲酸-苯胺 (1.66g∶0.93ml溶于水饱和的正丁醇100m1)喷雾后105℃烤20分钟。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。 (责任编辑:Doctor001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