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标题】 广藿香 【英文】 Cablin Patchouli Herb 【拉丁文】 Herba Pogostemonis 【异名】 藿香(《别录》),海藿香(《海南》),枝香(《永利402com官方网站大辞典》)。 【性味归经】 味辛,性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 【功效】 芳香化湿,和胃止呕,祛暑解表。 【药用】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 (Blanco) Benth. [Mentha cablin Blanco] 的全草。 【应用】 用于湿阻中焦证。藿香芳香醒脾,运化湿浊,为治疗湿阻中焦证的常用永利402com官方网站,凡湿困脾胃的脘腹胀满,食欲不振,大便溏薄者常配苍术、厚朴、陈皮等以化湿行气健脾,如《局方》不换金正气散。 用于呕吐。藿香微温而不燥烈,无论寒、热、虚、实的呕吐皆可应用,然其芳香化湿,和胃止呕,故对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尤为适宜,常配半夏、丁香以化湿和中,降逆止呕,如《圣济总录》藿香半夏汤;若偏湿热者,可配黄连、竹茹以清热化湿,和胃止呕;若宿食积滞之呕吐,用其宽中快气,可与神曲、山楂、麦芽等消食药相伍;脾虚气滞血呕吐者,可与人参、橘红相配,以益气和中止呕,如《脾胃论》藿香安胃散;至于气郁湿阻的妊娠呕吐,则与砂仁、紫苏等顺气安胎药同用。 用于暑湿感冒及湿温初起。藿香化湿和中,又能祛暑解表,暑月外感风寒,内伤湿冷,见寒热头痛,胸脘痞闷,腹痛吐泻的暑湿感冒,轻者,可与化湿解暑的佩兰同用,或用其鲜品与薄荷泡茶饮;重者,常配紫苏、陈皮、厚朴等以解表化湿,行气和中,如《局方》藿香正气散。若湿温初起,邪在气分,湿重于热,症见发热身困,胸闷恶心者,用其宣散透邪,醒脾化湿,多与厚朴、半夏、茯苓等化湿药同用,如《医原》藿朴夏苓汤;湿热并重,身热困倦,尿赤便秘者,可与连翘、黄芩、滑石、茵陈等清热利湿药配伍,如《医效秘传》甘露消毒丹。 用于鼻渊,鼻流浊涕,不闻香臭。藿香辛散化浊以通鼻窍,常与苦寒清热的猪胆汁为丸服,亦可与宣通鼻窍药伍用以提高疗效。治疗手癣、足癣,可与大黄、黄精、皂矾以醋浸后外用,有较好的祛湿止痒作用。 【注意】 阴虚者禁服。 1.《本草经疏》:“若病因阴虚火旺,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,中焦火盛热极,温病热病,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,法并禁用。” 2.《药品化义》:“叶属阳为发生之物,其性锐而香散,不宜多服。” 3.《本草正义》:“舌燥光滑,津液不布者,咸非所宜。” 【用法用量】 5.00 - 10.00 g 【形态】 一年生草本,高30~60cm。直立,分枝,被毛,老茎外表木栓化。叶对生;叶柄长2~4cm,揉之有清淡的特异香气;叶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5~7~10cm,宽4~5~7.5cm,先端短尖或钝圆,基部阔而钝或楔形而稍不对称,叶缘具不整齐的粗钝齿,两面皆被毛茸,下面较密,叶脉于下面凸起,上面稍凹下,有的呈紫红色;没有叶脉通走的叶肉部分则于上面稍隆起,故叶面不平坦。轮伞花序密集,基部有时间断,组成顶生和腋生的穗状化序式,长2~6cm,直径1~1.5cm,具总花梗;苞片长约13mm;花萼筒状;花冠筒伸出萼外,冠檐近二唇形,上唇3裂,下唇全缘;雄蕊4,外伸,花丝被髯毛。花期4月。我国产者绝少开花。 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与广西有栽培。原产菲律宾等热带亚洲。 【产地】 主产于广东、海南等地。海南产量大,广东质量佳,以广州市郊石牌产的广藿香质量最优。销全国,并有出口。 【品种考证】 藿香始载于汉代杨孚《异物志》,云:“藿香交趾有之。”其后嵇含《南方草木状》云:“出交趾九真诸国。”《本草图经》云:“藿香旧附五香条,不著所出州土,今岭南郡多有之,人家亦多种植,二月生苗,茎梗甚密作丛,叶似桑而小薄,六月七月采之,暴干乃芬香,须黄色然后可收。”《纲目》云:“藿香方茎有节中虚,叶微似茄叶。洁古、东垣惟用其叶,不用枝梗。今人并枝梗用之,因叶多伪故耳。《唐史》云,顿逊国出藿香,插枝便生,叶如都梁者,是也。刘欣期《交州记》言藿香似苏合香者,谓其气相似,非谓形状也。”从上述“叶似桑而小薄”,“叶微似茄叶”及《本草图经》之“蒙州藿香”和《纲目》藿者附图观之,均确证明代以前所称的“藿香”,必系今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收载之“广藿香”无疑。现在其所以不称“藿香”而称“广藿香”者,可能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藿香之附图精细,可明确考证为 Agastache rugosa (Fisch. et Mey.) O. Ktze. ,而现代植物分类学已普遍承认和广泛应用有关。为区别二者,则改称此为“广藿香”。 【商品规格】 商品规格 分为石牌香、高要香、海南香。均为统货。 (1)石牌香 除净根。枝叶相连。老茎多呈圆形,茎节较密;嫩茎略呈方形,密被毛茸。断面白色,髓心较小。叶面灰黄色,叶皆灰绿色。气钝香,味微苦而凉。散叶不超过10%。 (2)高要香 除净根。枝叶相连。枝干较细,茎节较密;嫩茎方形,密被毛茸。断面白色,髓心较大。叶片灰绿色。气清香,味微苦而凉。散叶不超过15%。 (3)海南香 除净根。枝叶相连。枝干粗大,近方形,茎节密;嫩茎方形,具稀疏毛茸。断面白色,髓心大。叶片灰绿色,较厚。气香浓,味微苦而凉。散叶不超过20%。 广藿香:又名枝香、南藿香。为植物广藿香(Pogostemon cablin (Blanco) Benth.)的地上部分。产于广东。一般认为本品种品质较优。 正香:为广藿香中产于广州市郊者。品质最优。 石牌藿香:为广藿香中产于广东石牌地区者。 肇庆香:又名肇庆藿香、禄步香、禄步藿香、要高藿香。为广藿香中产于广东要高地区者。 海藿香:又名海南藿香。为广藿香中产于海南万宁者。 湛江藿香:为广蕾香中产于湛江者。 【采收加工】 水田栽培6~8月、坡地栽培8~11月收割。选晴天连根拔起,去掉须根及泥沙。亦可留宿根分期收割,于定植后3~6个月收割侧生分枝,以后每隔5~6个月割1次,2~3年后更新;也可在收获期将离地2~4个节上的枝系和主秆割下,让其基部再长枝叶,第2年收获期又依此法进行,2~3年后更新。广藿香采收后,在阳光下摊晒数小时,待叶成皱缩状时即分层重叠堆积,盖上稻草用木板压紧,让其发汗一夜,使枝叶变黄,次日再摊开日晒,然后再堆闷一夜,再摊开曝晒至全干。 (责任编辑:Doctor001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