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标题】 熟地黄《永利402com官方网站全书》 【名称】 熟地黄 【拼音】 Shudihuang 【拉丁文】 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 【异名】 熟地《景岳全书》 【性味归经】 甘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 【功效】 滋阴补血,益精填髓。 【药用】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.的炮制加工品。 【应用】 1.用于血虚萎黄,眩晕,心悸失眠,月经不调,崩漏等症。为补血要药。常与当归、白芍同用,并随证配伍相应的永利402com官方网站。 2.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、盗汗、遗精、消渴等。为滋阴主药。常与山萸肉、山药等同用,如六味地黄丸。 3.用于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,眩晕耳鸣,须发早白等。能补精益髓。常与制何首乌、枸杞子、菟丝子等补精血、乌须发药同用。 【注意】 脾胃虚弱,气滞痰多,腹满便溏者禁服。 1.《雷公炮炙论》:“勿令犯铜铁器,令人肾消并白髭发,男损荣,妇损卫也。” 2.《珍珠囊》:“忌萝卜。” 3.《品汇精要》:“忌萝卜、葱白、韭白、薤白。” 4.《医学入门·本草》:“中满痰盛者慎用。” 5.《本草从新》:“气郁之人,能窒碍胸膈,用宜斟酌。” 6.《本章汇言》:“凡阴虚咳嗽,内热骨蒸,或吐血等候,一见脾胃虚弱,大便不实,或天明溏泄,产后泄泻,产后不食,久病不食,俱禁用(熟)地黄。” 【贮藏】 置通风干燥出。 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煎汤,10~30g;或入丸、散;或熬膏、浸酒。 【形态】 参见“地黄”条。 【产地】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。以河南温县、博爱、孟县等地产量大,质量佳。 【商品规格】 熟地均为统货,一般不分等级。 【显微特征】 熟地黄粉末:灰黑色。①薄壁组织碎片众多,淡灰棕色或黑棕色,细胞类多角形,多皱缩,含灰棕色核状物,直径11~13μm。②分泌细胞含橙黄色或橘红色油滴及分泌物(以水合氯醛液装置,不加热),于近木栓细胞处易察见。③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20~ 02μm,导管分子长80~150μm。④草酸钙小方晶少数,直径约5μm。⑤木栓细胞一般显棕黑色。鲜地黄分泌细胞易察见,薄壁细胞一 般无色。 【化学成分】 熟地黄含较少量的环烯醚萜类成分,已分离得到:益母草甙(leonuride)、桃叶珊瑚甙(aucubin)、梓醇(catalpol)、地黄甙(rehmannioside)A、B、C、D,美利妥双甙(melittoside),地黄素(rehma-glutin)A、D,地黄氯化臭蚁醛甙(glutinoside)等。又含 单萜成分:焦地黄素(jioglutin)A、B、C,焦地黄内酯(jioglutolide)、焦地黄呋喃(jiofuran),地黄苦甙元(rehmapicrogenin)等。又 含氨基酸,其组成与干地黄比较,不含赖氨酸(lysine)且含量均相应减少。也含糖类,其中单糖的含量比鲜地黄中多2倍以上。另含三 羟基-β-紫罗兰酮(trihydroxy-β-lonone)、二羟基-β-紫罗兰酮(dihydroxy-p-lonone)、野菰酸(aegineticacid)、5-羟基野菰酸 (sec-hydroxyaeginetic acid),琥珀酸(succinic acid)、5-氧脯氨酸(5-oxoproline)、5-羟甲基糠酸(5-hydroxymethylfuroic acid)、 尿嘧啶(uracil)、尿核甙(uridine)等。又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:亚油酸(linoleic acid)、棕榈酸(palmitic acid)、硬脂酸 (stearic acid)、花生酸(arachidic acid)、山萮酸(be-henic acid)、十五酸(pentadecanoic acid)、棕榈油酸(palmitoleic acid)、肉豆蔻 酸(myristic acid)、十九碳酸(nonadecanOic acid)、二十-碳酸(heneicosanoic acid)、十七碳酸(margaric acid)。 【理化鉴别】 取本品粉末1g,加乙醇10ml,浸泡24小时,滤过,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5-羟甲基糠醛对照品,加乙醇制成每lml含0.5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汲取供试品溶液10μl、对照品溶液5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,以石油醚(60~90℃)醋酸乙酯(1:1) 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灯(254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 【炮制】 1.熟地黄 取净生地,用黄酒拌匀、吸尽(或不加酒拌),置容器内蒸至表面黑润、中间发空,取出,晒至八成干,切厚片,干燥。每100kg生地黄,用黄酒3o~50kg。或取干地黄置蒸器中蒸8小时后,次日翻过再蒸4~8小时,再焖1夜,取出,晒至八成干,切片后,再晒 干。 2.熟地黄炭 取熟地黄片用武火炒至发泡鼓起,外表焦黑色,内显焦褐色,喷水少许灭尽火星,取出,凉透,晾干,防复燃。 【性状】 本品为不规则块片、碎块,大小、厚薄不一,表面乌黑,有光泽,黏性大。质柔软而带韧性,不易折断,断面乌黑色,有光泽。无臭,味甜,或微有酒气。饮片性状: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厚片,表面乌黑发亮,质滋润而柔软,易粘连。味甜,或微有酒气。熟地炭为不规则块片,表面焦黑色而光亮,质脆,味甜,微苦涩。 【食疗】 1.熟地酒 2.熟地补血汤 3.二地膏 【附方】 1.调益荣卫,滋养气血,治冲任虚损,月水不调,脐腹疞痛,崩中漏下,血瘕块硬,发歇疼痛,妊娠宿冷,将理失宜,胎动不安,血下不止,及产后乘虚,风寒内搏,恶露不下,结生瘕聚,少腹坚痛,时作寒热(《局方》四物汤) 2.治小儿肾怯失音,囟开不合,神不足,目中白睛多,面色晄白等 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地黄丸) 3.治血弱阴虚不能养心,致心火旺,阳火盛,偏头肿闷,瞳子散大,视物则花 熟地黄一两,五味子、枳壳 (炒)、甘草(炙)各三钱。上为细末,炼蜜和丸。每服一百丸,食远清茶送下,日进三服。忌食辛辣物而助火邪,及食冰冷物损胃气,药不能上行也。(《银海精 微》) 4.治骨蒸体热劳倦 (《幼幼新书》地黄散) (责任编辑:Doctor001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