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标题】 龙眼肉《青阳客栈》 【名称】 龙眼肉 【英文】 Dried Longan Pulp 【拉丁文】 Arillus Longan 【异名】 龙眼、益智(《本经》),龙目(《蜀都赋》),比目(《吴普本草》),荔枝奴(《南方草木状》),绣木团、川弹子(《清异录》),亚荔枝(《开宝本草》),木弹、骊珠、燕卵、鲛泪、圆眼、蜜脾(《纲目》),桂圆(《药品化义》),元眼肉(《本草再新》),龙眼干(《泉州本草》)。原植物龙眼又名:海珠丛(《群芳谱》),羊眼果树(《中国植物志》)。 【性味归经】 味甘,性温。归心,脾经。 【功效】 补心脾,益气血,安心神。 【药用】 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 Euphoria longan (Lour.) Steud. 的假种皮。 【应用】 用于惊悸,怔忡,失眠,健忘。龙眼肉为补心脾之要药,凡思虑过度,劳伤心脾而致上述诸证,均可单用本品调补,或与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酸枣仁等配伍,共奏补心脾,益气血,安心神之功,如《济生方》归脾汤。若阴血不足,心烦少寐者,配生地黄、百合、酸枣仁、柏子仁等,以养血安神;若气阴不足,身体消瘦,失眠多梦者,可与党参、熟地等配伍。 用于月经不调,崩漏等。龙眼肉有补脾益气之功,可用于脾气虚弱,统摄无权而致便血,月经过多,崩漏等证,常与黄芪、白术等配伍。其补心脾,益气血作用,又治妇女气血不足之月经不调,经行腹痛之证,常同红糖炖服。 此外,龙眼肉常作为产妇调补气血的佳品,广为应用;气血不足,体虚力弱者,用之滋补,可单用熬膏服,或配伍其他补益气血药同用。 1《药品化义》:“入归脾汤同莲肉、芡实以补脾阴,使脾旺统血归经;如神思劳倦,心经血少,以此助生地、麦冬补养心血;有筋骨过劳,肝脏空虚,以此佐熟地、当归滋补肝血。” 2《本经逢原》:“同枸杞熬膏,专补心脾之血。” 【注意】 素有痰火及湿滞中满者慎服。 1.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“小儿未断乳者忌食。” 2.《雷公炮永利402com官方网站性解》:“凡中满气膈之证,均宜远之。” 3.《本草汇言》:“甘温而润,恐有滞气,如胃热有痰有火者,肺受风热,咳嗽有痰有血者,又非所宜。” 4.《药品化义》:“甘甜助火,亦能作痛,若心肺火盛,中满呕吐及气膈郁结者,皆宜忌用。” 5.《冯氏锦囊·药性》:“肠滑中满者忌之。” 6.《重庆堂随笔》:“(服之)湿盛者生痰,脾虚者滑大便,不可不知。” 7.《广西永利402com官方网站志》:“内有湿热者忌用。” 【用法用量】 10.05 - 60.00 g 【形态】 常绿乔木,高通常10m左右。具板根。小枝粗壮,被微柔毛,散生苍白色皮孔。偶数羽状复叶,互生;叶连柄长15~30cm,或更长;小叶4~5对,很少3或6对,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mm;叶片薄革质,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两侧常不对称,长6~15cm,宽2.5~5cm,先端渐大,有时稍钝头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粉绿色,两面无毛;花序大型,多分枝,顶生和近枝腋生,密被星状毛;花梗短;萼片近革质,三角状卵形,长约2.5mm,两面均被黄褐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;萼片、花瓣各5,花瓣乳白色,披针形,与萼片近等长,仅外面被微柔毛;雄蕊8,花丝被短硬毛。果近球形,核果状,不开裂,直径1.2~2.5cm,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,外面稍粗糙,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;种子茶褐色,光亮,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。花期3~4月,果期7~9月。 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,以福建、台湾最盛,广东次之,多栽培于堤岸和园圃,广东、广西南部及云南亦见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。 【产地】 主产于福建、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。 【品种考证】 本品始载于《本经》,名龙眼,列为中品。晋《南方草木状》已有原植物形态描述,《新修本草》云:“龙眼树似荔枝,叶若林檎,花白色,子如槟榔有鳞甲,大如雀卵,味甘酸也。”《开宝本草》进一步描述:“此树高二丈余,枝叶凌冬不凋,花白色,七月始熟,一名业荔枝,大者形似槟榔而小有鳞甲,其肉薄于荔枝而甘美堪食。”《本草图经》描述则更为详尽,其曰:“龙眼生南海山谷,今闽广蜀道出荔枝处皆有之。木高二丈许,似荔枝而叶微小,凌冬不凋。春末夏初生细白花。七月而实成,壳青黄色,文作鳞甲,形圆如弹丸,核若无患而不坚,肉白有浆,甚甘美。其实极繁,每枝常三二十枚。荔枝才过,龙眼即熟,故南人目为荔枝奴。一名益智,以其味甘归脾而能益智耳,下品自有益智子,非此物也。”并有附图2幅。《纲目》将其自木部移入果部,同时指出:“龙眼正圆。《别录》、苏恭比之槟榔,殊不类也。”并附图。《植物名实图考》亦附图。由历代本草文、图而考,传统之龙眼即今龙眼的果实无异。 【化学成分】 果肉(干)含水分0.85%,可溶性部分79.77%、不溶性物质19.39%,灰分3.36%。可溶性物质中,有葡萄糖24.91%、蔗糖0.22%、酸类(以酒石酸计〕1.26%、含氮物(其中含腺嘌呤和胆碱)6.309%等。其他尚含有蛋白质5.6%和脂肪0.5%等。 假种皮含葡萄糖 26.91%,酒石酸1.26%及少量蔗糖;另含维生素B1、B2、P、C。 【采收加工】 果实应在充分成熟后采收。晴天倒于晒席上,晒至半干后再用焙灶焙干,到7~8成干时剥取假种皮,继续晒干或烘干,干燥适度为宜。或果实放开水中煮10min,捞出摊放,使水分散失,再火烤一昼夜,剥取假种皮,晒干。 【炮制】 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残留的核壳。 贮干燥容器内,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。 【附方】 1.治思虑过度,劳伤心脾,健忘,怔忡 白术、茯神(去木)、黄连(去芦)、龙眼肉、酸枣仁(炒去壳)各一两,人参、木香(不见火)各半两,甘草(炙)二钱半。上(口父)咀。每服四钱,水一盏半,生姜五片,枣二枚,煎七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。(《济生方》归脾汤) (责任编辑:Doctor001) |